完成於1878年、長度超過70分鐘的第五號,跟第八號並列為布魯克納最長的交響曲。
1901年2月,也就是馬勒創作自己第五號的同年,他指揮了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。他深感不滿,認為此曲諸多樂段和主題「雖有貝多芬式的宏大,卻沒有在整體中得到貫徹、發展和整合」。他甚至擅自對第一樂章進行了一些刪減,試圖「去除那些空洞和無關緊要的部分」。
馬勒對於布魯克納第五的批評,某個程度也反應了一般人對這首曲子的誤解,認為它過度冗長、且龐雜難解。
然而,鮮少人提及布魯克納第五號對於馬勒「超名曲」第五交響曲的直接影響,尤其是在主題之間建構的明路暗道。另外,同為第五交響曲,馬勒的最後樂章所炫耀的超技對位,受到布魯克納第五終曲繁複賦格寫法的啟示,不言而喻。
對於一般樂迷而言,最為麻煩難解的是,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的「哲學取向」、主題的倒轉(thematic inversion)、以及諸多主題之間內在的嚴密編織。最突出重要的例子在於,第四樂章終曲位於核心位置的聖詠主題,在第一樂章裏早已被預示。再來是,二三樂章不僅同為d小調,詼諧曲中的第一主題,其實是前個樂章慢板第一主題的加速版。
對於這樣一首龐大、推演綿密的「哲學交響曲」,殷巴爾1988年與法蘭克福廣播交響的詮釋,或許是一劑清新的解方,相當適合樂迷入門。先來劃出他優異詮釋的兩個大重點:
一、結構的清澈透明。
殷巴爾布魯克納第五的相對輕盈,或許犧牲掉一些重量感,卻換來更多的聲部的明晰(contrapuntal clarity),讓作曲家的對位哲學能夠更加的浮顯。
二、撥弦的多層次巧妙使用。
這個曲子詭異的另外一個地方在於撥弦的絕大比重。不只是在樂章之內,第一、二、四樂章裡,都是以撥弦的長導奏開始,這件事在交響曲文獻裡面,非常罕見稀有。殷巴爾貓足般輕盈、但是又在絕妙時間點畫龍點睛的撥弦提點,打造出一種沉靜沈浸的效果。
來!我們依照順序來看各個樂章的詮釋。在布魯克納交響曲裏罕見以慢板導奏開始的第一樂章,殷巴爾清澄的呈現裏,不急不徐地延續著整個樂章的親密感(Innigkeit)。他不像卡拉揚或約夫姆去深掘此處的宇宙原力 (elemental power),卻能在「室內樂般的透視法」裏,直指布魯克納反覆尋尋覓覓、逃離主調的曖昧性。
慢板的速度,應該是我所知的錄音裡頭最快的,只用了14分鐘45秒。我私心希望他能再稍微慢一點,即便不用到約夫姆1958年版的約19分半,至少像霍倫斯坦BBC版那樣,去表現樂句的連貫性。然而,用另外一個角度觀之,這個版的慢板因為稍快速度的流動、不遲疑,而顯得莊嚴、正氣凜然。順便一提,2010年的殷巴爾,與東京都交響樂團的Exton版,速度更快,硬是多砍了20秒。
詼諧曲巧妙地融合了奏鳴曲式的概念,創意源自於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。殷巴爾的巧思顯而易見:他在第一主題樂段裏,透過恆動的快意和興奮感,帶入熱情洋溢的氛圍;而第二主題奧地利鄉間的蘭德勒舞曲呈現,則將氣氛拉向輕盈愉悅。殷巴爾也沒忘了提醒中段trio另一個蘭德勒舞曲的鬼魅詭異之處。
最後樂章,也罕見重返第一樂章的adagio樂段作為導奏。也不只是像貝多芬第九一樣、將前面所有樂章主題的編織與重新肯定,更是明顯的對位法的超技高峰。殷巴爾把高潮處(亦即編入聖詠主題的壯大雙賦格)的透明結構與張力,完全釋放,將結尾推向一個超脫的必然性。
指揮家Thielemann曾經這樣說過:「與 Bruckner 同行的旅程,你得要成為一個有耐性的人。因為就是得要橫越那些漫長、漫長、漫長的道路。」
以反覆追索、漫漫長路的第五號作為實例,別讓他表面的速度給誤導,殷巴爾正是一位超耐心的布魯克納導航者。
本曲的推薦唱片裏,如果你渴望厚重一點的樂團聲底,約夫姆1958年在DG第一次正式錄音最為經典,展現無所妥協的絕對意志。海汀克晚年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2010年現場錄音,在結構有機縝密之餘,更還原了此曲多樣繁複的感情光譜。最後,霍倫斯坦與BBC交響樂團的1971年現場版,最具有哲學般的延展思維,且捕捉到此曲的奧秘氛圍。雖然已是廢盤,但值得你去串流影音平台上或找到並好好感受。
其他推薦錄音
Jochum約夫姆/BRSO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(DG廠,1958 )
Haitink海汀克/BRSO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(BR-Klassik廠,2010)
Horenstein霍倫斯坦/BBC Symphony Orchestra BBC交響樂團 (BBC Legends,廢盤,1971)